杜绝菌源:及时焚毁残株病叶,土壤用石灰硫磺或敌克松处理,种子播种前用百菌清、福美双进行拌种消毒。
治虫防病:加强蚜虫、菜青虫、猿叶虫、黄条跳甲等害虫的防治。
实行轮作换茬:合理实行水旱轮作,或与禾本科作物实行2-3年轮作。
讲究栽培技术:深沟窄畦,三沟配套,基肥多用腐熟农家肥。适时播种,及时间苗。
适时用药: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防治。
一、秋季怎么防治蔬菜病虫害
1、杜绝菌源
(1)凡在病株残体上越冬(夏)的菌源,如霜霉病、病毒病等,对残株病叶要及早烧毁;在昆虫体内越冬的菌源,如病毒病对传毒昆虫要及早控制。
(2)在土壤中越冬的病害源,如菌核病等,可用石灰硫磺或70%敌克松进行土壤消毒;对种子带菌的病害,播种前用80%代森锌或75%百菌清或50%福美双进行种子消毒,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.4%,或用10%盐水选种,以杀灭附在种子表面上的病菌。
2、治虫防病
(1)危害秋菜的蚜虫,无论成蚜和若蚜均吸吮植株叶片的汁液,使叶片卷缩,生长停滞。甚至枯萎而死,虫口密度大时,病毒病也常严重发生。
(2)菜青虫、猿叶虫、黄条跳甲啃食秋菜叶片,常吃成孔洞和缺口,甚至吃得精光,剩下叶柄和叶脉,还能传播软腐病。
(3)及早防治,既可减少直接危害,又可减轻病害侵染,防治蚜虫,在出苗后至6叶期,每5-7天喷药一次,可用乐果1500倍液或辟蚜雾1500倍液,或抗蚜威1000倍液,每亩每次喷药液50千克,若以菜青虫、小菜蛾等为主时,每亩每次可用Bt乳液100克加杀虫双100克,兑水50千克喷雾,既治虫,又无公害。
3、实行轮作换茬
对在土壤中越冬越夏的病菌,特别是前一年发病重的田块,要实行水旱轮作,或旱土实行2-3年与禾本科作物轮作。
4、讲究栽培技术
(1)深沟窄畦,三(畦、腰、围)沟配套,做到流水畅通,降低田间湿度,减轻发病条件。基肥多用腐熟农家肥,不用有病的残株叶沤肥垫料,必要时必须发酵。
(2)适时播种,防止发病高峰期,及时分期间苗,以利壮苗,增强抗病(虫)能力。白菜包心前只能用腐熟肥、畜粪水作追肥,晴热天每隔离5-7天于傍晚沟灌。雨天要清沟沥水。病田水禁止流入无病田内。
5、适时用药
(1)对于病害一旦发生,宜分别选用、低毒农药,严禁剧毒农药。如霜霉病,可用40%甲霜灵600倍液、或90%乙磷铝400倍液、或58%甲霜灵锰锌500倍液、或25%瑞毒霉800倍液、或75%百菌清600倍液,每亩每次喷稀释液50千克。
(2)防治软腐病,可用70%DTM400倍液、或50%代森铵700倍液、或农用链霉素200ppm喷洒近地面的叶柄和茎基部,亦可撒施1:10硫磺石灰粉1-2次。
(3)防治病毒病,以根治蚜虫、传毒介体昆虫为主。防治菌核病,可喷多菌灵500倍液,或波尔多液,或绿乳酮600倍液。
二、诱发蔬菜病虫害的原因
1、自然因素
蔬菜种植期间,环境温度、湿度、光照和营养等条件出现异常时,作物容易感染病虫害,例如温度过高或过低时,都会引起危害,雨季充盈时期,空气湿度过高细菌滋生,缺乏光照会生长不良。
2、人为因素
除了自然因素以外,蔬菜种植时管理粗放也会导致病虫害多发,没有及时水肥补充营养,中耕除草不当,田间杂草丛生为害虫提供了温床,采收不当造成蔬菜受伤,切口感染虫害入侵等。
3、病原体入侵
蔬菜的种植地块没有经过消毒处理,残留了细菌和害虫虫卵,种植后会通过根系传染病菌,染病后病菌从内部开始侵蚀,使植株从内部开始传染,底下害虫也会侵蚀茎干和枝叶,病害严重时整株死亡。
4、抗逆性差
蔬菜生长期间染病的几率大小主要与自身的抗逆性有关,通常病虫害的高发期在子叶期和真叶发育不完全,此时作物的根系没有完全生长,内部的养分经过生长的大量消耗,抗逆性减弱遭受侵蚀。

怎么预防蔬菜农药中毒,以下4个步骤可将农残去除95%以上

引发蔬菜类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,包括种植过程和贮运销售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