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养不足:杜鹃花花苞枯萎的原因可能由于其缺乏磷钾等元素,若在花苞期未及时追施复合肥,或未喷洒磷酸二氢钾等肥料,可能导致花芽分化不良,进而影响开花。
湿度较低:养殖杜鹃花的环境过于干燥,导致植株缺水,花苞就容易枯萎不开花。
温度不适:如果环境温度高于30℃或低于10℃,都会影响杜鹃花的正常生长,导致花苞干枯不开花。
一、杜鹃花的花苞枯萎的原因
1、营养不足
杜鹃花在营养不足的情况下会不开花,养殖杜鹃花时,需要在植株花苞期间,为其追施以磷钾为主的复合肥料,促进杜鹃花花芽分化,而且要向杜鹃花的花叶上喷洒磷酸二氢钾,或者过磷酸钙,使植株的开花数量增多。
2、湿度较低
杜鹃花适宜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,养殖杜鹃花时,如果环境过于干燥,就会导致植株缺乏水分,从而使其花苞枯了都不开花,需要每隔一周浇一次水,而且要向杜鹃花的四周喷洒水雾,提高空气的湿度。
3、温度不适
杜鹃花不耐高温,也不耐低温,养殖杜鹃花时,如果环境温度高于30度,或者低于10度,都会导致杜鹃花的花苞干枯而不开花,需要将杜鹃花放置在温度为15-25的之间的室内,维持植株正常生长。
4、养护方式
在花苞期养护杜鹃花时,需要将其放置在光线明亮处,促进植株进行光合作用,使杜鹃花快速开放花朵,而且要将杜鹃花生长过多的花苞剪掉,以免营养供应不足,并且要保持环境通风透气,促进杜鹃花旺盛生长。
二、杜鹃花掉叶子的原因
1、水肥不当
(1)主要是管理不善造成的。杜鹃花的根系纤弱,怕早、怕涝,也怕大肥。如浇水不足或漏浇,会引起叶片萎蔫下垂,严重时叶尖枯焦,叶片和花蕾大量脱落。
(2)若浇水过多,土壤长时间过湿,会使根系窒息腐烂,易导致下层老叶发黄脱落,严重的叶几乎脱光。
(3)施肥过浓或施入未腐熟的生肥,会使植株受到肥害,轻者叶片变黄,叶尖枯焦。枝梢干缩,大量落叶,重者整株死亡。
(4)一旦发生肥害,要增加浇水,使肥料从排水孔流出,必要时,要翻盆换土。
2、水土偏碱
(1)杜鹃花喜欢微酸性的疏松土壤,如果盆土偏碱或长期浇灌偏碱的水,必然会影响根系对氮、铁等元素的吸收,导致植物缺铁等而引起叶片黄化。
(2)为了避免因缺铁而引起的黄化病,可到化工商店买一小包硫酸亚铁(俗称黑矾)。用一个水缸浸泡成红揭色,每天用0.2%的黑矾水浇灌,叶子就不会发黄甚至枯干脱落了。
(3)此外,也可在浇花用水中加几滴食用米醋,也能增加土壤的酸性。
3、缺素黄化
(1)当植株缺铁或缺镁时,都会引起杜鹃花叶脉脉间失绿,但叶脉仍为绿色;缺硫时,也会导致幼叶发黄,严重时发白并传至老叶。
(2)可通过叶分析和土壤分析确定缺乏何种元素,然后补充相应的元素。平时以缺铁为常见,只要叶片变黄就认为是缺铁所致,但有时也并非如此。
4、根系吸收不良
(1)各种杜鹃在同一环境条件下,由同一人养护管理,有的品种易黄化,如“新天地”、“大红双套”等,这就与植物本身吸收功能及环境适应能力有关。特别是在夏季气温高时,黄化表现尤为明显,秋凉后大都有所好转或恢复绿色。
(2)虽然表现症状与缺铁相似,但补充铁对其没有作用。对这类黄化现象就要采取保根、护根的措施。越冬时要保持较高的温度,夏季高温时要遮阴,并对周围环境喷水降温,保持良好的通风,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发育健康。

杜鹃花开败后怎样修剪,将开败的残花、残枝都剪掉

杜鹃花如何养殖,喜欢在湿润的土壤里生长
